日前,在中央出台“十二五”期间要落实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后,不仅让众房地产开发商在低迷市场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更让处于困境中的木门品牌看到希望的曙光。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顾问张森林认为,保障房不同于商品房项目,基本可以排除投资性需求,因此入住率几乎是100%。如果按照每套房装修木门费用为5000元计算,3600万套保障房将产生1800亿元的市场份额,必然会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前景。
争相抢占千亿元的大市场
随着“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目标的确定,众多木门企业纷纷表现出对保障房巨大的兴趣。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将成为今后木门行业一个重要增长点,品牌木门企业将成功入选多地保障房的优良部品库。
从未来成长空间来看,3600万套保障房的数量对木门行业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事实上,2012年建设7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已实实在在地为木门行业开辟出一个新市场。面对千亿元的保障房市场,不少木门企业已经开始出击,甚至专门为保障房项目设计了极具针对性的产品,优先抢占市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认为,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品牌建筑部品装饰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在今后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中,50%左右是租赁型保障房,这部分保障房大部分采用住宅全装修,地方政府将通过透明的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届时,信誉佳、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的企业自然会首先赢得商机。”林峰说。
经济实用型木门将成首选
实际上,保障房住户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限,消费理念也与商品房住户有所不同。既经济又实用的木门产品将成为保障房住户的首选。因此,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从各方面了解以满足保障房人群的需求。
业界专家分析到,由于保障房更多关注中低端消费人群,因此在花色品种上会有一些向“大众化”调整的趋势,如果一味讲个性化甚至高端化,就很难赢得这一市场。
某木门企业负责人认为,针对保障房市场设计生产木门产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保障房市场虽然诱人,但不应该成为木门企业尤其是高端品牌的研发重点,并不是每个木门企业都适合走这条路。如果舍本逐末,分不清主次,可能适得其反。
木门厂商不看好公租房
未来,政府统一负责装修的保障房显然是木门商眼中的大项目。然而,对于占有保障房很大一部分比重的公租房而言,木门商似乎并不乐观。公租房的实用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价格较高的木门在该项目上并不占优势。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发展中心主任杨家骥表示,严把质量关是公租房的第一原则,目前入选公租房部品库的企业全部为国内一线大品牌。他介绍到,2011年,北京市建委出台的《公租房建筑技术导则》(简称《导则》)对公租房的地面用材做出最低标准的限制,原则上公租房的地面铺设将使用地砖。目前,在建的公租房项目中,大部分是按照《导则》标准执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租房不考虑铺装木门。”杨家骥解释说:“公租房在发展过程中正在不断地深化和细分,公租房的配置标准也在提高。我们已经开始考虑把一些符合公租房建设标准的木门纳入进来,目前已经有多个木门品牌进入到公租房的优良部品库。”
国内地区也都有相似的情况,公租房对于木门而言,还是值得期待的。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双向选择过程。木门企业现有的产品并不一定能符合公租房的标准。因此,木门企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保障房的政策和标准,生产出符合公租房要求的木门,比如在耐久性、经济性、安全性、易于维护等方面的标准,公租房也会对木门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