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缺失导致行业混乱
目前我国还没有囊括木门设计、生产、材料、工艺等各个环节的专门的国家标准,而涉及到木门的相关标准却有9项之多,包括4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地方标准,有的标准之间口径不一,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对市场上的21个木门品牌进行抽查,包括龙甲、春天等在内的多个知名品牌登上质量“黑榜”,其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浸渍剥离”,这在木门行业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我们的产品都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都是合格的产品,都有检验报告,怎么会被中消协认为不合格呢?”部分企业对检验结果表示很委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木门行业普遍使用的2006年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行业标准(《WB/T1024-2006木质门》)中,并未对“浸渍剥离”项目做出要求,检测的项目包括允许偏差、留缝限值、贴面与漆面表面外观、含水率等。而中消协在检测时依据的2000年原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JG/T122-2000建筑木门、木窗》中,对“浸渍剥离”项目做出了严格规定,检测项目包括含水率、表面胶合强度和沙袋撞击等。正是由于两个行业标准不一致,最终导致了某些在A标准中合格的产品,用B标准来检测时就出现了质量问题。
TATA木门董事长吴晨曦表示,如今,木门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工艺技术和选材也在不断更新,原来的标准已经不适应行业的发展。此外,由于各标准之间存在分歧甚至相互“打架”,企业在选择标准进行生产时很头痛,若企业选择的标准与质检部门采用的标准不一致,一旦抽查不合格,那么企业将有口难辩。
新国标立项5年仍难产
有数据显示,我国木门行业年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十二五”期间木门行业年产量将达7000万樘,木门市场需求十分巨大。如果缺乏专门的强制性国标,可能会造成产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影响行业的发展步伐。
由于现有的行业标准不统一,企业采用同一工艺、同一材质进行生产时,若选择不同的标准,其成本也会有所差别,最终影响成品的售价。比如,要达到2006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行业标准的要求相当容易,只要使用的板材干燥良好,生产时外观没有较大偏差,就不会出大的问题。而2000年原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要进行破坏性试验,要将样品放到高温热水中浸泡几小时后,再放置在高温干燥的空气中查看其剥离程度。如果样品每一边的剥离长度超过25毫米,就会被视为不达标,因为这会导致产品在受潮的情况下容易开胶。可以采取不同标准,就造成了某些小企业钻政策的空子,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反而比严格遵守更高标准进行生产的品牌企业更有价格优势。
正是意识到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将木门新国标的出台列入日程。据记者了解,2007年,原建设部对《木门窗》国家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立项,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北京市建筑木材总厂作为主编单位,邀请部分木门窗企业和业内专家参与制定。然而,一晃5年时间过去了,前后共经过10次规模不等的内部讨论,《木门窗》国家标准仍处于难产中。
木门新国标何时才能露出真颜?“估计很快就会出台了,《木门窗》国家标准已经通过审订只待批示了,今年肯定能出台。”曲丕良明确对记者表示。
“至于什么原因导致木门新国标难产,我不好说,可能与流程比较慢有关系。”曲丕良告诉记者,已经通过审订的《木门窗》国家标准是最终稿,不会再改动,一旦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复就可以正式出台。
新国标有望终结市场乱象
即将出台的《木门窗》国家标准针对的主要是工业化生产的木门窗,新国标将对木门窗的产品分类、检验、贮存等提出一系列要求,行业发展将有法可依,对于终结目前市场上的混乱现象将起到明显效果。
在木门新国标中,没有“浸渍剥离”项目的检测要求。为了更重视环保,与国际接轨,新国标将会提高环保指标,例如对游离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控制将会更加严格。
中国的木门行业真正在市场上立足还不到10年的时间,发展不够成熟。木门新国标的出台有利于从源头上对行业进行规范,市场必将迎来新一轮洗牌。以后出现投诉和纠纷时也会有法可依,这对于品牌企业是利好,也有利于企业对消费者负责。
木门新国标将促进行业走向规范化和集中化,木门行业的整体品质将得到提升。同时,新国标将催生大批主打低碳、节能的木门企业,推动企业发展低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