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有不少硬件创业公司选择在“门”上下功夫,最近和一家专注智能门铃的团队聊了聊,有些观点值得拿来分享。
Mato是一款WiFi云门铃,它与其他门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适配显示屏,而当有人在门外按铃时,它会触发摄像头拍照并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并将照片推送到你的手机应用中。听起来这非常繁琐,甚至有些“反人类”。但如果切换到实际场景,其实可能就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糕。
例如有人在你家门口按铃,家中有人的话基本会选择走到门口通过门镜来判断是否需要开门,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使用手机接收照片推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是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这种通过推送通知告知你家门实时状态的情况则很实用,或者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这算是个保险。
也就是说Mato更适合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和出差频繁的商旅人士,这些家中无人时间比有人时间还长的用户会是Mato的潜在购买者。
Mato有两个功能我觉得很有意思。第一个是人体触发,在普通模式下,只要有人按下门铃,摄像头便会拍照并上传到网络。而开启人体触发模式后,Mato会根据内置的人体感应器判断门前50cm范围内的热源,一旦识别,即便在没有按铃的情况下,摄像头也会直接拍照并上传到网络。
看到这儿你一定会问几乎7*24小时的工作是否会影响Mato的续航和工作效率。其实原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无论是普通还是人体触发模式,Mato在平时是休眠状态,也就是说在这时它并没有联网工作,不过一旦产生触碰按动和热感识别,它将立即唤醒并拍照,之后会在15秒的时间内将照片通过WiFi上传到云服务器并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
Mato选择的是三节7号电池供电,在保证每天5个用户按铃判断的前提下,它可以使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第二点让我惊讶的地方。创始人John告诉36氪,舍弃了显示屏和锂电池等传统门铃的配置之后,Mato的功耗会变得更容易控制。
Mato也和小米、360有过接触,但截至目前对方还未准备在这个市场“动手”。不久后Mato准备将在京东开始众筹,单款售价会在200元以内,而在未来的线上电商平台要将产品售价做到300元以内。同时Mato也正在寻求天使投资,希望在后期推动这款产品的进程。John同时认为智能门铃的市场并不大,Mato也是一款针对个人用户设计的产品。对智能家居的产品而言,要想“成批”的进入住房小区很难,开发商一般会选择成套的产品设施,并不看重其中某一款产品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