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年年端午到,
岁岁粽飘香。
祝大家端午快乐!
端午节历史悠久,庆祝活动与民俗多种多样。普遍为大家熟知的有下面几种: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赛龙舟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起源于楚国人因不舍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
食粽
屈原投江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人们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筒粽",后来被江中蛟龙偷去,所以人们用艾叶包住,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菰叶裹黍", "角黍"产生了。经世代演变,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粽子。
雄黄酒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成年小孩,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跳钟馗
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
端午节洗木门
这些民俗多种多样,但无非两大功能,一是纪念屈原,二是清洁、打扫,防病驱瘴。所以,在有些地方,这种打扫清洁、防病的形式被多样化,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产生了一些新的习俗,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是福州的“端午洗木门”。
旧时福州过端午节,除了常见的这些习俗外,家家户户要喝中药泡制的“午时茶”防病、熏硫黄烟驱虫,更隆重的是还要洗水井、水缸,还要清洗木制的大门,意味着洗去旧尘、抵御病菌滋生。
福州地处亚热带,夏季潮湿、炎热,独特的气候条件促使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的居住空间,因此房屋使用木材较多。
为了保证木材的使用年限,对木构件的日常养护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情,在端午这样一个清洁防病虫害的节日,清洗木门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