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如果你想进入某个小区,然后再进入某一栋楼,或者再进入某个单元的某一户人家,去串个门,推销个保健品啥的,难度不小。你必须几番周折地进入一道一道的门,顺利的话才可能按响你要拜访的某一家的门铃。
现在,只成功了一半。
门铃响后,会从防盗门的猫眼里探出一只警惕的眼睛,要不要给你开门,如果初次见面,要盘问你一番的。
这就是防盗门的作用,可以让主人关起门来,自成一统。私有空间,风不能进,雨不能进,皇帝老子来了也不能进了。
但有时候,小偷依旧能进。去年,我打工的附近小城,曾经有一家在10楼的住户,突然有一天被小偷造访了,少了一些贵重的物品,但据说防盗门什么的都没有破坏,是不是遇到了飞天大盗,结果后来查明,是有人偷配了他们家的钥匙。这人大摇大摆地开门,甚至,离开的时候在电梯间遇到邻居,还礼貌地向人点了点头。
我要说的是门,想说没有防盗门的年代,人们的安全感并没有太差。
作为居家生活,门本身就具有防盗的作用。有了门,就有了界限感,门里门外,便是不同的领地。
过去,农村人喜欢串门。那时候的农家院子,基本上都是篱笆院,门等同虚设,所以串门的人可以进入到篱笆院子里,算是进了第一道门。然后是房门,无论再熟的邻居,这一道门是不会有人兀自进入的,即便是敞开的门,也会站在院子里问一声,主人在家吗?得到应允之后,串门的人才会进屋。
没有明文的规定,但这是良好的习惯,邻里之间约定俗成。
倘若是那些走街串巷的生意人,卖豆腐、打香油、磨刀、锯锅之类的手艺人,从来不会擅自走进院子的,即便是口渴了讨口水喝,也会站在院门外招呼一声,让主人取了水再送出来。
这是民风
如果一家人外出,或者下地劳动,房门上会落上一把锁,锁不是常用的,或许锈迹斑斑,但起到防盗的作用,门落了锁,就是一把“铁将军”,有威严的不是锁本身,而是这一把锁的防盗意识。
如果一家人外出,或者下地劳动,房门上会落上一把锁,锁不是常用的,或许锈迹斑斑,但起到防盗的作用,门落了锁,就是一把“铁将军”,有威严的不是锁本身,而是这一把锁的防盗意识。
过去的人,很少有随身带一串钥匙的习惯,一把钥匙,系上一根有色彩的绳子,同样放在家里某个隐蔽的地方。
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放钥匙的习惯,有相对固定的地方,以便于自己取用。
过去的邻居,我见过最好找的钥匙,就是他家的门框上沿,有一根钉子,钥匙就挂在这个钉子上,一个成年人,如果眼神不是太差,能看到挂在门框上的钥匙,伸手可及的地方,取下来,就可以打开那把锁。
至今不明白,这把钥匙和这把锁短距离分离的意义何在,但的确没有陌生人取下来这把钥匙把锁打开,进屋取物。
小时候,我在村里有很多玩伴,如果大人们不在家,玩累了,或者饿了,各自回家取吃的。所以知道每家放钥匙的大致习惯。通常,钥匙离锁的距离不会太远。
有人家把钥匙放在门框的上沿,直观上看不到,但伸手就可以取下来。
有的把钥匙放在门的背后,两扇门,推开一条缝,一只手可以伸进去,钥匙就在锁的后面,好像两个人在捉迷藏。
有的人家的窗台上,长期放着几双不穿的旧布鞋,钥匙就放在某一只鞋里,外人不可能一只鞋一只鞋地去找,但主人回来如囊肿探物,手到擒来。
还有的,房檐上放着几张旧瓦片,瓦片下就是放钥匙的地方。
究竟有多少放钥匙的习惯,说不清楚,总之会在那把锁的数米之内,鸡窝旁、咸菜缸底下会有一个放钥匙的地方。
如果万一钥匙放的连自己都找不到呢?也好解决,本来那破旧的木门也是透风透雨的,直接把门板卸下来就可以了。也有的是很高的门嵌子(学名门槛),拿掉门嵌子,小孩就可以直接钻到屋里去。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有人不相信?大概在六七十年代的鱼台农村,这样的生活很普遍。那时候,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半点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