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根源,一是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极速扩张的土壤;二是中国的建材市场和品牌优势尚未成熟,可运作空间大。但是随着行业日渐成熟,一二级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陷入了销售增长乏力,终端流失的窘境。在金融危机和市场紧缩的双重挤压下,企业不得不顺应市场而作出营销战略上的改变,渠道下沉成了现时期的热门话题,一些大的品牌也开始放下身段,沉至二三级市场,甚至是三四级终端末梢,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渠道下沉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这就引发一个深度营销的问题,即所谓的精耕细作。渠道下沉怎么沉?沉到哪?新的分销商能否为企业作出持续的业绩贡献?渠道下沉后企业内部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应该是企业渠道下沉前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味的为了下沉而下沉,最终只能沉沦在营销理论的潮流中,非但无助于业绩的提升,还可能动摇现有的营销渠道,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渠道下沉,不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厂家的渠道下沉一定要建立在现有渠道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如果现有渠道还没有建设稳定,再去开拓新的市场,遍地撒网无异于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偿失。另外,渠道下沉必然会促动渠道经销商的神经,难免激化厂商矛盾,这就要求企业在规划渠道经营时要做出周密的计划,在实施深度分销的同时要兼顾现有经销商的利益,只有各级城市互动发展才能使企业品牌形成区域优势,最终实现企业战略规划和市场整合的目的。